返回列表 發帖

[文章] 中國八大蠱術與避蠱術

中國蠻荒一帶,自古就籠罩一層神秘面紗,魑魅魍魎四處遊走,瘴氣蘊繞山林。存在著各式奇風異俗,其中養蠱這種神秘巫術一直為人稱奇,談蠱色變。我們在這?介紹幾種較為特殊的蠱之制法,以及其施術方式、症狀。

金蠶蠱
利用十二種蟲類埋在十字路口,經過幾日後,取出奉在香爐中,能使人中毒即為金蠶,造成胸腹紋痛、腫脹,最後七孔流血而死。

泥鰍蠱
將泥鰍浸在放有竹葉和蠱藥的水中,即成有毒的泥鰍。讓客人食煮過的毒泥鰍,食後,腹部內會覺得有三、五條泥鰍竄動,有時下達肛門、有時上沖喉頭。如果不醫治,只有死路一條。

蔑片蠱
將竹片施以蠱藥後即成。將長約十公分的竹蔑,趁人不注意時放在路上,行人走過,蔑就跳上其腳腿,使人疼痛異常,過些時日,蔑又跳進膝蓋,使其腳小如鶴膝,此人活不過四、五年。

石頭蠱
將一塊石頭放在路上,此塊石頭能夠行動、嗚啼,使人便秘消瘦,而且又能飛入人的雙手雙腳,此人不出三、五年,便會一命嗚呼。

疳蠱
兩粵的人,在端午日取小蛇、蜈蚣、蟬、螞蟻、蚯蚓、蚰蟲、頭髮等研磨成粉末,置於箱內或房內所刻的五瘟神,長期供奉後就成為毒藥,將疳蠱放在酒、肉、飯、菜內給人食用,或者是放在路上,路過者踏著即入身,藥粉會粘在腸髒上,使人腹部脹痛難捱,極欲上吐下瀉。癲蠱:大部份是僮人所為,把蛇埋人土中,取其菌以毒人。取蛇菌毒人後,會使人暈眩、笑無常,一飲酒,藥毒即發,兇狠怒,如同癲子。

腫蠱
僮人俗稱放「腫」,中毒後會使人腹部脹、肚鳴、大便秘結,甚至一耳常塞。

中害蠱
中毒後會使人神昏、性躁、頍焦、口腥,而產生視、聽幻覺,看見鬼影,聽見鬼聲,如臨大敵,不時想要自盡。

生蛇蠱
中毒情形和陰蛇蠱類似,進入體內能成形為蛇,四處亂咬,造成頭痛,夜間更為刻烈。


附贈避蠱術

傳說的避蠱方法很多。試驗是否已經中金蠶蠱?可啃白禱蚩埂,味道很苦,啃這兩種東西的人,如果覺得有不妥,要用石榴皮煎成汁,服用以後,可以吐出金蠶蠱的蠱毒。

有旅衍經驗的人,進入蠱區要飲食的時候,會偷偷的用筷子揀第一塊食物放在手?,用餐完畢以後,隨手將放在手?的食物埋在人衍道的十字路地下,蠱就回到放蠱的人家?。有的人經過蠱區,遇到可疑的食物,看主人下筷子揀吃,這樣可以避免盅害。

有的人在蠱區就食,通常先問主人:「這碗菜、這碗麵你們有沒有下蠱?」一面揀出一塊食物,放在一邊,然後就食,蠱就不能為害了。   

治蠱的藥草   

古代醫藥不發達,如有人染上了蠱毒,通常用兩種方法治療:一是服用草藥,周禮稱這種草藥為嘉草(見庶氏注),一是陡嬪藥,史記就有「秦德公作伏祠,磔狗邑四門,以禦蠱菑。」(見封禪書)的記載。

後漢書說:在仲夏月,用一根米色的繩索,將葷菜和彌牟連在一起來撲滅蠱毒,在大門上掛一枝桃樹以驅邪氣(見禮儀志)。本草綱目引用古代療治奇毒的藥方,是在每年五月五曰收取許多毒蟲做蠱,這種蠱主治惡瘡,不料後來

有人利用這種蠱來害人。民間在端午節當曰午時也有「聚五毒」和飲雄黃酒、在脖子上搽雄黃酒的舉動,其用意都在預防生瘡。   

治蠱的藥丸   

江蘇省溧陽縣的鄉下,早年常有人盅躆。當地的竹林寺有一個會治無名種毒的和尚,製造一種藥丸專門治療蠱毒,一枚藥丸的售價是絹一匹,治癒了不少盅躆的病患。在當地做「觀察使」的韓晃,為了根絕蠱毒,在溧陽縣溫泉旁建造一座寺廟,請竹林寺那位懂藥性的高僧主持,專門治療民間發生的蠱毒,並請高僧把藥方公開刻在石碑上。

這份治蠱的藥方是:在每年農曆五月初取初生的桃子一個,把它的皮碾成細末,份量是二錢。另用盤蝥末一錢,先用麥麩炒熟,再用生大蕺末二錢,將這三味藥用米湯和拌在一起,搓成如棗核一樣大的丸子,盅躆的人祇要用米湯吞服這種藥丸一個,就會藥到毒除。

返回列表